想要自主創業成為老板,辦理營業執照是第一步,營業執照也是經營者的“身份證”,無照不能開展業務活動。但是,如果創業者認為只要拿到了營業執照就可以營業了,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并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領照即經營”,有些公司還需要辦理好許可證才可以依法開展營業,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營業執照和涉企經營許可證的區別
眾所周知,想要注冊公司創業,就必須取得營業執照,它由我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發。若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包含有某些特殊許可經營項目,就得辦理相關經營許可證,它由特定行業的審批部門核發。
經營許可證都是在營業執照之前辦理嗎?
解答:不是的,許可經營項目分為“前置審批”和“后置審批”兩種,前置審批許可就是在辦理公司注冊之前,需要先完成特殊經營項目的行政許可審批,再憑許可證辦理營業執照。后置審批許可是先進行工商登記,取得經營主體的資格之后再辦理經營許可證。
常見的涉企經營許可證有哪些?
隨著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近年來依附于營業執照上的許可證數量越來越少,大大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破解準入不準營的問題。
但有些特殊行業依然需要進行雙重審批,以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創業者在辦理公司注冊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是否涉及許可證的辦理。常見的涉企經營許可證包括以下幾種:
1、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屬于前置審批許可項目;
2、美容院衛生許可證,屬于后置審批許可項目;
3、食品經營許可證,屬于后置審批許可項目;
4、人力資源許可證,屬于后置審批許可項目;
5、勞務派遣許可證,屬于前置審批許可項目。
以上就是有關涉企經營許可的知識科普,對于涉及許可經營項目的經營者來說,取得營業執照只表示擁有了市場主體資格,只有“證照齊全”才能依法合法經營哦。